把百姓的事放在心坎上———平石头村的“两个代办”
发布时间:
2014-09-16
“成天和村里百姓打交道,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干部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就会有干部;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看,群众也会把干部当亲人看。”龙泉关镇平石头村积极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度,代办员认真履责,倾力服务,百姓办事省了劲儿,干部形象有了,口碑有了,村里“小气场”越来越和谐了。
“两个代办”蔚然成风
平石头村是龙泉关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人口居住分散且大部分自然村离镇政府较远,村民领低保、办理户口等一些日常杂事,常常早起出发,辗转于村、乡、县之间,费时费力,造成了经济负担,怨气很大,这也影响了和谐的干群关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后,村里积极推行两个代办制度。
有些群众趁机说上了风凉话:“这是搞形式主义,村干部自己家的事都管不过来,哪还有时间管别人家的闲事”。面对群众的质疑,村两委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利民的好事办好,打消村民的顾虑。村干部就在公开栏公开代理事项、服务对象、所需资料、工作程序、服务承诺、联系电话、监督方式等,然后带着明白纸挨家挨户地发放,并细致的与村民进行沟通,组织有代办经验的人向群众讲解代办经历,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去打动、感化群众。半个多月的认真耐心工作,群众的疑虑逐渐被打消了,有事就找代办员在全村悄然成风。
要干就要干到最好
不干则罢,要干就要干到最好。村里推行代办员代办制度,就在村两委办公室设立便民服务室,由村干部担任代办员,针对偏远的自然村,每村还设置一名联络员,由党小组组长兼任,负责统计村民需要办理的事项,每周五将代办事项移交给代办员为群众集中代办。镇政府也开设便民服务大厅,村里的代办事项可以在这里得到高效、便捷的办理。代办员在镇里办好后,村民可以直接到代办员家中领取款物或者由联络员直接把款物送到群众家里去。
代办属于兼职,村干部既要为村里办事,又得兼顾自己家里的事,有时可能会出现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为此,村里就制定严格的值班制度,每个代办员都有明确的代办时间,如果值班的代办员有事,必须要等到其他代办员替岗后才能离开,确保岗不离人。
真情付出,得到了支持和拥护
孙玉旺老两口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每次去乡里领老党员补助款都非常不方便,村里实行代办后,他只要打电话给镇里确认一下款额,剩下的事,就全由村里代办。老党员孙玉旺这样说:“党的政策太好了,真是帮了我们老百姓的大忙了”。儿媳妇户口迁移的事多年来成了周海军的烦心事。推行代办服务后,代办员主动找上门,半天时间就为他们办妥了。老周拿着写了儿媳妇名字的户口本,高兴的合不拢嘴。60岁以上的村民领取养老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全村老人的一大难题。村里就购买刷卡机,先行垫付……,为村民办低保147件,计生类2件,办理医疗合作233件,办理老党员补助款5件,办理残疾证20件,办理养老保险108件,开展代办服务以来,共为群众代办事项515件,办结515件,办结率100%。
全程代办,既方便了群众,又树起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村民与村干部心贴的更近了。在今年开展的村庄整合工作中,需要搬迁的村民全力支持;在引领村民脱贫致富开办箱包厂,需要征用大面积的土地时,没有一个给予阻力。村干部对群众真心实意,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真情付出,得到是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只要干群一条心,黄土就会变成金,干群关系和谐了,脱贫致富的小康梦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