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发布”宣传信息“短、平、快”阅读总量突破20万
发布时间:
2015-09-02
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阜平发布”开通三个月来,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优势,立足于权威发布官方信息,重点宣传阜平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文化资源,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着力打造阜平人自己的移动新媒体平台。截至目前,共编发微信200余条,吸引订阅用户近3000人,阅读总量累计超过20万人次,赢得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形象生动,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开辟“建设善美阜平”专栏,反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突出宣传好农村文化墙建设、“传诵优良家风文艺创作大赛”、“美丽乡村百姓舞台”等重点文化活动,将各种类型阜平“德信典型”感人事迹做成音乐微信,推出“中国梦我的梦”系列好歌曲,共发送微信30多条,生动的图片、精彩的瞬间、优美的旋律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是即时发布,第一时间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推送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手机上。5月份以来,“阜平发布”发布会议政策类微信20多条,对县委、县政府召开的“推进金融扶贫”、“电子商务进农村”、“夏秋季征兵”、“贫困学生救助”等重点会议进行报道,对农村扶贫贷款担保、农业保险等政策措施进行解读。报道一改传统新闻报道风格,抓住会议、政策的核心内容和群众最关心的新闻点,采
用最简洁明快的语言,在会议召开8小时内即将有效信息“趁热”传送到干部群众的手机上,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随后跟进的全面深度报道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三是连续跟踪,动态报道重点民生工作的最新进展。围绕群众最关心的话题和最迫切的需要,“阜平发布”开辟“扶贫攻坚进行时”专栏,已经刊发全县中心工作类微信40多条,对“全县交通路网建设”、“城北集中供热项目工程”、“县医院病房楼建设”、“县城段沙河综合整治”、“县城环卫市场化工作”等十几项全县重点工作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微信坚持用图片说话,用数字说话,回应群众关切,把“县委、县政府在干什么、干成了什么”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基层干部群众。
四是裂变式传播,在“朋友圈”里图文并茂地宣传阜平的山水资源、红色文化和特色美食。以全县打造北方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为契机,“阜平发布”开辟“美丽阜平”、“阜平红故事”、“阜平抗战英雄人物”、“阜平味道”四个专栏,发布相关微信100多条,推出天生桥瀑布群、云花溪谷等山水风光类照片90多张,对赵进英、刘凤琴等十余位阜平籍抗战老八路的英雄事迹进行了系统整理,配发晋察冀抗战老照片50多张,灵山秀水、红色阜平的图文信息在朋友圈中快速裂变传播,引发了全国各地“外乡阜平人”的强烈共鸣,通过指尖上的接力,将“山水阜平”、“晋察冀首府”的文化品牌推送到了五湖四海,开启了“宣传不分内外”的全媒体时代。尤其是“阜平味道”开栏以来,图片编辑深入一线拍摄采访,连续推出缸炉烧饼、
大盆肘子等阜平特色美食,在朋友圈里受到热捧,创造了48小时阅读量过万的高转载率。
五是线上服务线下,大力宣传推介阜平新兴富民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以服务群众助力脱贫致富为落脚点,“阜平发布”集中力量对龙泉关镇红草河、大台乡大连地等地的香菇种植、城南庄等地的南茶北植、王林口镇辛庄村的富硒西瓜、阜平镇龙门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等富民产业进行了集中走访拍摄,对龙门博夏醋厂、阜平县枣韵文化产业园等六家大枣特色深加工企业产品进行了大力宣传推介,刊发相关微信40多条。“阜平县大台乡香菇种植初具规模”、“黑崖沟的樱桃熟了”、“阜平县胭脂翠芽卖到万元一公斤”、“王林口镇富硒西瓜长势喜人”、“大道村土豆喜获丰收”等微信发布以后,微友纷纷点赞,阅读量近万,游客、企业纷纷致电了解情况,洽谈订货。“阜平发布”的宣传助推,为各地农产品销售拓宽了渠道,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增添了活力。
六是与传统媒体有效链接,在融合发展中传播放大“阜平声音”
“阜平发布”与县内报纸、广播电视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融合发展,对传统媒体的“深读”、“聚焦”、“扶贫攻坚进行时”、“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等品牌栏目和热点新闻进行同步直播和追踪。开辟“媒体关注”专栏,转发央视新闻、《经济参考报》、《金融时报》、《河北日报》、《保定日报》等各级主流传统媒体关于阜平扶贫开发、红色历史文化、山水风光的主旋律报道20多条,将主流传统媒体的“阜平声音”
通过朋友圈送达“不爱看报纸”、“没有时间看电视”的人群,延伸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