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5日《河北日报》扶贫攻坚看阜平(上)
发布时间:
2013-01-15
坚定信心:三年脱贫八年小康
——扶贫攻坚看阜平(上)
河北日报记者 刘清波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阜平县慰问困难群众时提出的殷切希望。
“确保实现3年稳定脱贫、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目标。”这是省委书记张庆黎在阜平县深入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时提出的阜平扶贫攻坚时间表。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两大目标,正在化作干部群众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信心,化作群情振奋、百折不挠的动力。
关怀与爱心向这里汇聚,信心在这里坚定
1月12日,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
“这已经是第十几拨了。”顾家台村委会主任顾文兴指着笔记本告诉记者,一位广州市民将600元钱汇给习近平总书记慰问过的村民顾成虎,“有的送给顾成虎,有的是送给村委会。”
这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山村,与另一个叫骆驼湾的小村一起,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一下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让阜平的扶贫攻坚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考察后第二天,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了贯彻落实意见,并决定元旦后派出工作组就推进阜平县扶贫开发工作做专题调查研究。1月4日至9日,省领导已走访了阜平县所有13个乡镇、近50个村。
为推进阜平县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实现新突破,1月7日至9日,省委书记张庆黎到阜平县深入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与他同行的,还有多位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全力以赴打好阜平和全省扶贫开发攻坚战,以优异成绩向习近平总书记和老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要进一步把全县人民动员起来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进一步把方方面面力量组织起来集束式啃下硬骨头,上面认认真真地帮,下面扎扎实实地干,以村为作战单位整县推进,着力抓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项重点任务,确保实现3年稳定脱贫、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目标。”
这是现场办公会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我省也确定了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阜平扶贫攻坚。
省发改委主任刘学库表示,将支持阜平建设一座60万千瓦电厂等重点项目,使之成为阜平的立县项目,支持西柏坡至阜平高速公路推进前期工作,帮助引进冀中能源、中国建材集团、三河福成肥牛集团等企业进驻阜平。
省扶贫办主任扈双龙表示,已与国家扶贫办沟通,拟将阜平164个村全部列入国家扶贫规划,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同时申请将阜平定为全国特困片区县综合改革试点县。
来自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与鼓励,让阜平坚定了打一场扶贫攻坚漂亮仗的信心。而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与温暖,也在为阜平群众鼓劲加油。
“你看,这是县民政局刚刚送来的油。”受到总书记慰问的骆驼湾村村民唐荣斌指着屋地上一桶花生油告诉记者。
龙泉关镇党委书记郄大建表示,目前,当地已收到捐款20余万元,还有米、面、油、毛毯、羽绒服、棉被等生活用品以及笔、本、图书等学习用品。
除了顾家台和骆驼湾,连日来,省妇联、省民政厅等多个单位还到阜平县其他村进行了慰问。“以前也不断有人来慰问,但现在可比原来多太多了。”骆驼湾村委会主任刘荣平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捐赠送过来。”
温暖与爱心向这里不断汇聚,信心在这里更加坚定。“人们的关怀越多,越让我们感受到温暖,越增添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增加我们摆脱贫困的信心。”刘荣平表示。
意识与资源在这里唤醒,思路在这里清晰
“我们计划2015年建设80家农家院,实现全体村民脱贫。”西下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文青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天生桥镇西下关村紧邻阜平著名景点———天生桥瀑布景区,村口的S382省道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守着金山没饭吃、紧邻源泉没水喝”,目前的西下关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现在,村里的24家农家乐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去年,一天来过1000多辆私家车,许多人没地方睡,只能搭帐篷。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持,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我们准备大干一场,尽快实现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王文青表示。
依托现有资源,是阜平开展扶贫攻坚的信心基础。“现实中,阜平县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改革开放意识、商品意识较差,经济产业、技术人才、基础设施支撑力弱等瓶颈制约,先进生产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聚集和合理配置。”保定市委书记许宁认为,“但是,阜平加快发展也面临着总书记对阜平的关心关怀、保阜高速通车带来的交通区位变化、山场广阔开发利用空间大、一批产业项目创业典型示范引领、群众创业热情焕发等许多机遇,使阜平发展有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放弃“等靠要”惯性思维,是增强扶贫攻坚信心的必然要求。
1月10日,阜平县组织全县209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到邢台临城县考察核桃种植,学习临城“公司+基地+农户”的经验,以便推动阜平的荒山流转,实现核桃规模化种植。随后阜平县副县长赵杰带领骆驼湾、顾家台两个村的干部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廊坊福成肥牛集团考察学习,洽谈合作业务。“我们将以主动担当、舍我其谁的决心,实现一年见成效、三年脱贫、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八年建成小康的目标。”阜平县委书记李宁太信心满怀。
热情与渴望在这里凝聚,行动在这里开始
据《河北省县名考原》记载,“阜”为兴旺昌盛之意。“阜平”,寄托了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过,阜平百姓对幸福的追求,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情高涨。“你为什么申报养8头牛?按规定每户最多只能申报4头。”1月12日,阜平县西下关镇南栗元铺村村委会办公室内一片热闹,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兵正在向村民王换生讨要理由。
原来,南栗元铺村正在征集村民的养殖意向。按照相关要求,每养4头牛,村民只需自筹5500元,剩余部分国家拟给予补贴,但每户最多只补4头牛。踊跃的村民挤满了整个屋子。“我用我弟弟的名额还不行吗?他在外面打工。”王换生有些着急。“那好,先给你报上吧。”短短半天,全村报了近百户。
三年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让阜平群众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阜平县贫困对象高达42.8%,不少农户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不少人还住在解放前盖的老房子里。实现三年稳定脱贫目标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阜平县扶贫办主任孔金生告诉记者,县里正在谋划农民增收项目,准备采取“公司+养殖小区+农户”的形式,发展肉牛19万只、肉羊190万只,达到人均1只牛、10只羊。同时,按照每个乡每年1万亩的规模,三年发展核桃40万亩,加上现有的8.5万亩,农民人均可达2.5亩。“有了这些‘摇钱树’、‘下蛋鸡’,不愁老百姓甩不掉‘穷帽子’。”孔金生信心百倍。
为推动扶贫攻坚迅速展开,保定市扶贫攻坚指挥部已向阜平下达扶贫攻坚前期启动经费1000万元。“全省上下对阜平的重视程度之高、扶持措施之实、投入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一定要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整合各方资源,调动一切力量,打一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翻身仗,为贫困地区加速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树立标杆,当好示范。”李宁太表示。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