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胭脂河畔龙井绿

发布时间:

2015-07-01


胭脂河畔龙井绿

  


  西湖龙井茶,世人皆知。阜平县也产龙井茶却鲜为人知。
  
  阜平县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董事长童新军移植来了西湖龙井茶,之后热衷于茶文化事,常约三五好友,到茶园采摘。西湖龙井茶的特级茶清明前后采摘,称“明前茶”。保定的龙井茶因气候比西湖地区晚一节气,谷雨前采摘春茶,称“雨前茶”。
  
  车沿蜿蜒曲折的胭脂河边山路穿行,两面山峰挺立,重峦叠翠。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茶园在阜平胭脂河边的大岸底村山坡上。步上向阳山坡茶园,看有的塑料棚已全掀开,有的掀开了部分塑料布,一丛丛绿茵茵的茶树煞是喜人。童新军介绍,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2010年开始移植龙井43号,三年即可采茶,他们已收获了三年茶。
  
  茶园的茶树相比西湖狮峰村和梅家坞的茶树矮,叶子是一样的。小心采下茶树顶端的一芽两叶,童新军请来西湖梅家坞的炒茶师傅炒茶。炒茶师傅炒出来的新茶,外形相比西湖狮峰龙井偏绿,与西湖梅家坞的龙井茶相似。明代彭孙贻有形容西湖龙井茶冲泡后在杯中的诗云:“龙井新茶品价高,杯中瓣瓣立周遭”。用童新军新炒的龙井茶冲泡,与彭孙贻的诗“杯中瓣瓣立周遭”同样,翠绿成一旗一枪的龙井茶直立,载浮载沉,煞是好看;碧绿明亮的茶汤有一股豆花的清香四溢,但不如狮峰龙井豆香浓。端杯细啜,口感也如西湖龙井滋味清香甘爽。我们阜平的龙井茶与西湖龙井同样,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童新军茶园处阜平县胭脂河边。曾来太行山考察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白堃元先生说过,这一带土质疏松而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相比南方,这一带温差大,更有利茶的口感。但因冬季寒冷,必须为茶树搭棚,这就增加了成本。
  
  品饮着童新军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茶园的龙井茶,颇多感悟。《中国茶叶大辞典》中有一个条目20多载没有发生变动:“茶树栽培区域最北止于北纬38度线。”童新军带领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勇闯“死亡线禁区”,在祖祖辈辈播种玉米、小麦的山坡上栽下了龙井43号,经过种种坎坷,终于有了可喜收获。山峰青翠,胭脂河水映碧绿茶树,清风徐徐吹来阵阵茶的清香。童新军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的“南茶北引”,使保定这块拥有茶仙卢仝文化的热土上也产了茶。童新军的龙井茶园在秀丽的胭脂河畔,新茶芽叶青翠,故名为“胭脂翠芽”。
  
  童新军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开保定种茶之先河。附近乡亲有意效仿,期盼降低种茶成本,增加茶叶产量,尽快以茶致富。
  
  谢美生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