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小手工活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
2017-04-14
4月12日,建在吴王口乡石滩地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小手工活“车间”内,会议桌上、小方桌上、沙发上摆满了制作箱包拉链的小零件,30多位乡亲们边聊天边安装拉链,不时传来一阵愉悦的笑声。
2015年以来,阜平县结合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大量闲置的实际,成立阜平县新型家庭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支持鼓励家庭手工业发展。在阜平县新型家庭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指导帮助下,阜平县陆续建起了一大批手工加工企业。同时,一些小手工活由于基本不需要机器设备、投资小、技术含量低、对生产场地的要求不高,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砂窝乡龙王庄村,我们看到几位上了年纪的大妈正坐在村子街道边的条石上插花,据她们介绍,现在天气逐渐变暖,坐在街头不但可以干活还能聊聊家常,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虽说不多,但也能补贴家用。
走进村民张万明、张兰夫妇家里,屋内的空地上支着一张小方桌,上面放着一个纸盒盖子,盒子里放着一些塑料制成的花朵、花瓣等物品,夫妇二人正在用针锥将一片片的花瓣连接起来。张万明夫妇都年过六十,并且都患腰腿病,行动不便,每天靠插花能收入十几块钱。
“加上附近村庄的村民一共有400多人从我这儿拿上货回家加工,妇女们天天有活儿干,村里打麻将的少了,因说闲话闹纠纷的少了,邻里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随行的插花老板张芝说,“虽然小手工活很繁琐,一个月收入也不多,但补贴家用还是可以的。”
小手工活不仅在农村发展速度比较快,在县城的一些移民小区也逐渐发展起来。小区的居民在接送孩子上学之余领一些活计到自己的家中干,生活也变得充实了许多。
康发小手工工作室
小手工活的发展对于补贴一些村民尤其是上岁数的或残疾村民的家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小手工活订单大多不是一手订单,工人们的收入还比较低。白沟管委会挂职干部、阜平县县长助理、阜平县新型家庭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利鹏介绍,“接下来,阜平县将通过直接引进小手工加工企业下放一手订单和通过政府短期补贴企业老板利润的方式提高从业者的工资水平。”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