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东方公司驻村帮扶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

2014-08-11


  中石油东方公司驻东王林口村工作组入村以来,严格遵循“惠民生、改环境、建文化、促发展”帮扶要求,本着“资金投入更大、支持力度更强、帮扶效果更好”的原则,坚持高标准启动,高效率落实,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7月底,农村面貌提升的“十五项任务”已经完成13项,另外2项正在进行。东方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年初规划的26项自主帮扶项目已完成23项,另外3项已经启动。
  一是安全饮水工程。在解决村民安全饮水工程中,工作组在投资30万元打了3口深水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水井维护、水塔建设和村民饮水“户户通”工作,先后修缮水塔2座、铺设饮水管道2500米,让每一户村民都喝上了达标的“自来水”;同时修建浇地水井1眼,确保了春季农田灌溉。几口深水井,在今年干旱的季节起到了“及时雨”作用,也为周边20公里以内的村民和学校师生解了“燃眉之急”。
  二是厕所改造工程。把厕所改造作为面貌提升的重点之一,采取“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科学改厕”的思路,先后到邢台、沧州和保定等地进行广泛调研,选择两家村民进行试点,通过购买双翁、修建厕所主墙体、做彩钢顶等,彻底消除现有的16户连茅圈,对全村130户村民厕所进行了双翁式改造,达到了整洁、美观、卫生的效果。阜平县领导带队到村进行了调研并在全县改厕会议上进行推广,有20多个工作组和村“两委”进行了观摩,为全县厕所改造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三是村庄美化工程。在农村整体面貌提升工作中,沿省道和村庄主街道两侧进行了墙面粉刷,采用白墙体、蓝边框、文化砖底座的样式,实现了村容村貌整齐划一;谋划打通一条出村山道,筹建一条3车道入村主路,制作街道标牌,修建牌楼,设置村庄景观标识;增设垃圾清理人员和设备,做到垃圾清理常态化;购买400多株树木,进行街道和庭院绿化,建立了庭院绿化美化示范户4户。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21户村民新建住房基本完成。
  四是产业帮扶项目。积极推进产业帮扶,投资25万元建设和完善养貂饲料加工厂,今年进行了厂区扩大完善和机器设施增能,通过采取对外承包实现快速运营,为40多户村民和周边260多户水貂养殖家庭、10万多只水貂提供优质低价饲料,推动了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五是自主帮扶项目。在自主帮扶项目中,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拓展”的思路,先后为学校捐赠图书、发放两季校服、改造225平方米的塑钢门窗,累计投入30万元,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70多户60岁以上老人赠送800多只柴鸡雏和花卉、树苗,发展壮大庭院经济;对每户村民家中的用电线路进行检修、更换,确保安全用电;为村新添一套高性能的有线广播器材,实现了广播信号全覆盖;利用专业的网络知识,制作村庄介绍网页;拍摄了反映36名村民生产生活的写实照片,制作成巨幅“东王林口村村民风采录”彩色喷绘,悬挂在村委会,增进村民的集体感和荣誉感;继续落实“关注老区人民身体健康”的帮扶要求,组织专家医疗队现场为40余名村民进行义诊、发放常用药品,为村卫生室捐赠了医用病床、台式血压计、灌肠注射器等医疗器械。
  六是水资源勘查。把水资源勘查作为今年自主帮扶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列入阜平县的工作计划之一,在去年周边找水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到全县,而且增加了找地热项目。目前已经为平阳镇白家峪、职教中心和王林口镇、城区进行了水资源勘查,下一步将对王林口往南至天生桥长50公里,往西至吴王口宽30公里的区域进行地热勘查,分析全县地质构造,为阜平县整体规划和发展提供水资源方面的依据。
  七是基层组织建设。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行为,形成“例会制度”,搭建“两委”议事平台;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村党员干部、积极分子24人赴西柏坡进行红色教育,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重温入党誓词,在党中央“九月会议”室内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今年以来,“两委”和党员作用、村民风貌和村风村纪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下一步,驻村工作组将继续推进未完工项目,对已完成工程精雕细刻,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帮扶任务。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