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保定日报》9月3日至4日聂瑞平深入阜平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发布时间:
2013-09-06
俯下身子摸实情 夜宿山村议发展
——聂瑞平深入阜平县调研扶贫开发侧记
9月3日至4日,市委书记聂瑞平到阜平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这是聂瑞平在天生桥镇红草河村向村民了解食用菌种植情况。苏少华摄
□保定日报记者刘飞
初秋的太行深山,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9月3日至4日,市委书记聂瑞平深入阜平县扶贫攻坚第一线,马不停蹄地到龙门村、西刘庄村、印钞石村、红草河村、罗家庄村、土岭村、白家峪村、立彦头村等8个贫困村进行调研。他访农户、看项目,吃住在村;进企业,蹲田头,深摸实情。一路走,乡村交通大改善;一路看,产业发展气象新;一路听,到处是谋致富、议发展的话语。
“一定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阜平镇龙门村位于阜平县城西南,辖16个自然村,有贫困户256户,共749人,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养殖业,去年人均收入2129元,村民生活比较贫困。今年在省委统战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该村新建了15个蔬菜大棚,完成了通村公路和主街道硬化等工作。
村民王金平老两口正在自家大棚里给西红柿苗搭绳架。聂瑞平走进大棚,详细询问大棚建设的资金来源、栽培技术等情况。“建大棚花了3万元,主要是向亲戚朋友借的钱。有驻村工作队带着干,有专家培训,又加入了合作社,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来棚里干活,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王金平说起种大棚蔬菜信心十足。
在村西头废弃的砖窑厂上,一座养羊场已具雏形。养殖户高山向聂瑞平介绍了创业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慰问老区人民,坚定了我们创业发展的信心,镇里流转给我这块难得的好地,我一定会实打实地干,力争带头让大家都富起来。”聂瑞平鼓励她,“山区土地有限,要想办法拓展空间大干,用工业化的理念进行养殖,不断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所到之处,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洋溢着村民求发展、盼致富的渴望。聂瑞平欣慰地说,目前,阜平县的扶贫开发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群众的主体意识在明显增强。他在与干部群众的交谈中反复强调,脱贫致富关键靠自己,要进一步摒弃“等靠要”思想,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贫困群众既是脱贫致富的具体实施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村两委班子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真正让老百姓自己干起来,实现脱贫致富。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方式,学会用市场的思维和办法解决脱贫致富道路上的各种难题。
“要切实解决好资金保障、技术支撑和市场销售问题”
天生桥镇红草河村在省金融办的帮扶下已经建好了8个大棚,香菇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香菇。聂瑞平走进大棚,详细询问香菇种植的技术、销售等情况。
龙泉关镇印钞石村是聂瑞平的联系点,也是市委办公厅的对口帮扶村。入村的道路刚刚硬化,路两旁的鲜花争奇斗艳,整修一新的河道波光粼粼、溪声潺潺。聂瑞平边走边看,十分高兴。他还驱车上山实地察看了该村新建的山羊养殖基地项目,并向负责人详细了解山羊养殖情况。
山里的夜很静,但印钞石村委会里却十分热闹。简单吃过晚饭后,聂瑞平与驻村工作队、乡镇干部、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谋致富,议脱贫。
聂瑞平说,“时隔三个月我第二次到印钞石村,村容村貌变化很大,养羊基地建设进展快,扶贫攻坚开了个好头。中央和省市县三级都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大家遇到了哪些问题,对村里的发展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希望大家随便聊。”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发生了翻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想致富、想干事,资金还是缺乏,希望能有渠道得到贷款。”村支书王风云首先发言。“养殖技术不足,心里没底,怎么能给我们技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再快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打开了话匣子。
聂瑞平边听边记,边思考边询问。他说,脱贫致富核心是产业发展。刚才,大家提的最多的问题我看主要有三个,一是资金保障,二是技术支撑,三是市场销售。解决资金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与保险机构的联系,创新模式,研究新险种,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驻保高校的合作与交流,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做好技术保障和支撑。要千方百计引进大的战略合作者,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打开市场,解决好市场销售问题。他还特别指出,要积极探索,把土地流转、成立农业合作社与引进龙头企业结合起来,这样以上三个问题可以同时解决。
“扶贫攻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村而异,因人而异”
阜平县西高东低,高山、浅山、丘陵地貌复杂;群众贫困程度和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贫困情况让聂瑞平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
山里的天变得快,雨来得也急。聂瑞平踏着泥泞,冒雨登上平阳镇白家峪村核桃种植基地的山头。该村荒山平缓,适宜经济果品种植,今年他们完成了3000亩荒山开发栽植核桃,并修建上山主干道2000多米,开挖机井14眼,修建蓄水池16座。
在龙泉关镇西刘庄村,聂瑞平得知该村想发展樱桃、蓝莓种植和特色黑毛猪养殖后,鼓励村民要多琢磨,多用心。他说,保定农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有很多。只要转变观念,哪一条路子走好了,都能过上好日子。
阜平镇土岭村离县城不远,紧邻保阜高速。交通便利和适宜的山场使这里成为发展工业项目的首选之地。该村已经与英利集团签署协议,
将在这里建设光伏发电站。
平阳镇立彦头村位于阜平县城东,全村136户,其中多一半是贫困户,是国定贫困村。全村仅有耕地240亩,荒山多达3000亩。来自廊坊市发改委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村民在荒山上“掘金”,立足该村养殖肉牛和貂、貉的传统,确定了核桃种植、牛、羊及特色养殖的脱贫致富思路,把荒山铲平,建设了利康养貂合作社和宏达肉牛专业合作社,全村大部分村民都积极加入,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在走访座谈中,聂瑞平强调,选择扶贫项目,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村而异,因人而异,决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搞一刀切。要认真研究本地的土地优势、人文优势、生态优势,用足用好这些优势,确保脱贫致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户都不能落”
在走访的几个村子里,正在建设中的幸福院是各村驻村工作组帮建的民生工程。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有些贫困村中的鳏寡老人较多,让他们安度晚年是每个驻村工作队员的心愿。驻村工作队在村里选择合适的位置,精心设计,力求把幸福院建设成为村里的精品工程、幸福工程。
两天来,聂瑞平还多次到困难户家中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叮嘱乡村干部一定要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聂瑞平指出,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户都不能落。过上好日子是每个人的希望和目标,特别要把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让每一名社会成员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