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两不误 ——阜平县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纪实

发布时间:

2016-08-09


  8月3日中午12时20分,烈日下的阜平县吴王口乡东沟闷热难耐。东沟沿岸的石滩地村,75岁的郝金香、10岁的耿逸帆正与几十位村民一起热火朝天地装沙袋。几十米外,一座由沙袋垒成的洪水挡坝正在不断加高……

  “石滩地村原来的挡水坝被7月24日的洪水冲毁了。考虑到‘七下八上’主汛期还未结束,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汛情,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加固、加高受损的挡水坝。”正在现场指挥重建工作的吴王口乡党委书记吕海波对记者说。

  让受灾群众尽快重返家园,力争在这场抗灾救灾大考中交出优异成绩!满怀浓浓的百姓情怀和庄严使命,吴王口乡党委、政府用一个个暖人心、得民心的实际行动,科学应对、团结奋战,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降低了经济损失。

  县委、县政府郑重承诺,一定要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和脱贫攻坚既定任务,向全县人民交一份合格答卷。

  老幼齐上阵,合力搞重建

  8月3日11时许,本报灾后重建报道小分队抵达阜平县受灾最严重的吴王口乡,只见洪水扫荡过的大沙河内,从上游飘来的大树横七竖八躺在河床上,河边的树林被大水冲得东倒西歪,建在悬崖上的水泥公路只剩残垣断壁……记者换乘乡里抢险救灾的面包车,沿着河床上用砂石铺就的简易救灾路前往石滩地村,所到之地,到处都是火热的灾后重建场景——

  12时08分,村民耿荣记等5位村民在村庄不远处挥汗如雨往车上装沙子;

  12点30分,汇通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在抢修被洪水冲毁的桥梁、道路……

  党员干部带头,人不分老幼,灾情最重的石滩地村,重建热情高涨。

  吕海波告诉记者,在重建过程中,他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既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同时注重调动受灾群众的灾后重建积极性。在基础设施重建过程中,他们分清轻重缓急,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桥梁等优先抢修;对可能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的河坝堤岸、水库塘坝优先除险加固。

  目前,受灾最严重的石滩地和邓家庄两个行政村与外界联系的道路已全线贯通,水、电、讯已经初步恢复。

  党委政府是受灾群众的“主心骨”

  当天中午12点45分,记者赶到吴王口乡石滩地村集中安置点时,正赶上受灾群众正在排队打饭。主食是米饭,菜是农村常见的大锅菜。“在这吃住都不花自己一分钱,每天还有乡和村里的干部轮流陪在身边,我们心里可踏实了!”刚打过饭的村民耿拴明乐呵呵地说。

  村民告诉记者,这么大的洪灾虽然几十年未遇,但是灾前,地处地质灾害点的村民就已经转移到集中安置点;灾后第一天,交通、通讯、电力中断,受灾群众最无助时看到了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赶来的党委、政府抗洪救灾小分队,内心非常感动。

  而接下来的几件事,更是让该乡受灾群众感到,只要有党和政府这个受灾群众的“主心骨”,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7月24日晚上村里受灾,25日凌晨5点,乡长刘新亮就带队翻山越岭,沿着羊肠小道走了7个小时到达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石滩地村;

  县委书记郝国赤第一时间慰问受灾群众;

  为给受困群众送药,两名乡干部被卷入洪流受伤……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感人例子,让受灾群众大灾之后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该乡人大主席苗波特别提到一件事,吴王口乡受灾后,正在该乡施工的汇通路桥建设集团主动参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从外地紧急调来10台挖掘机、4台装载机和12辆翻斗车,提前5天时间抢通水毁道路。项目经理张玖生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在大灾面前,他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渡过难关。

  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脱贫攻坚

  随着前两轮集中强降雨的结束,阜平县的工作重心进入全面灾后重建和预防新的汛情上,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展开。

  县委、县政府提出,在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迅速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中心工作上来。

  吴王口乡党委书记吕海波告诉记者,乡里在重建工作中,将根据县里的脱贫攻坚和县域发展规划,科学做好重建规划设计。

  由于受灾严重的石滩地等村庄因自然条件恶劣被列入移民搬迁村,县里准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易地搬迁。届时,村民将不用再担心家园受暴雨侵袭。(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铁兵 烟成群)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