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晚报]阜平90岁赵奶奶获邀参加9月3日大阅兵

发布时间:

2015-07-14


 

点击上图查看《保定晚报》

 

阜平90岁赵奶奶获邀参加9月3日大阅兵

 

  10岁埋地雷,14岁入党,“拽衣角”是开党员会暗号
  小鬼子被炸怕,每次进村前“先打炮,把人惊走”
  成为候选人后身体一直不错,无特殊情况8月中旬进京
  

  儿童团员

 

  送鸡毛信、埋地雷,埋好后“用马蹄和鞋按上印”
  城南庄镇的组织委员李飞给记者的推荐表上显示,赵进英1927年12月出生于城南庄镇谷家庄村软枣树洼村,1937年7月参加革命。
  赵进英告诉记者,她从10岁就成了儿童团员,主要任务是放哨、送鸡毛信,后来成了儿童团团长,就帮着八路军埋地雷。
  在老太太的印象里,就是在1937年的秋天,汉奸带着日本鬼子进了村。“那时候还小,鬼子一来我们就在大人带领下进山。印象里,小鬼子穿着大皮鞋,衣服是那种黄绿色……”
  提及埋地雷,老太太兴致颇高:“开始是八路军埋,我们在后边打掩护,就是用马蹄和鞋按上印,让小鬼子分不出来,后来大点了才让我们也埋……不能直着埋,得曲溜拐弯着埋,才不好被排除。等鬼子走了,还得挖出来,要不然就炸着村民了。”
  在赵进英印象里,有一次地雷炸死了日军指挥官的马,她第一次吃到了马肉,“可香了,一辈子都记得那个味儿”。

 

  14岁党员

 

  “偷偷”入党,“拽衣角”是开党员会暗号
  或许是上了岁数的原因,赵进英有句话给记者重复了10多遍——“我14岁入党”。
  对于具体怎么入的党,赵进英已经记不清。
  不过老太太称,当年她的舅舅是地下党员,把她家的好几个人都发展成了党员。“都是偷偷入的党,那时候也没那么多仪式,外人都不知道。”赵进英说,那时候开党员会都是夜间开,有时候甚至是跑到山沟里开会,“开会前得通知,暗号就是拽拽衣角。”
  老太太印象里,入了党之后会多了起来,“主要是传达上级的精神,还有就是如何掩护八路军,如何救助伤员……我印象里,那时候开会就讲,要是小鬼子突然进了村,只要碰到八路军,就让他们装哑巴。因为口音跟当地人不一样,一说话就露馅咧!”

 

  鬼子“也怕死”

 

  进村之前“先放炮”,带不走的粮食上“拉屎撒尿”
  赵进英印象里,到了抗战后期,小鬼子的“扫荡”变得有些奇怪。
  “过去都是突然就来了,然后向村里进攻,经常踩到地雷。后来呢,也不知道是被地雷炸怕了,还是被八路军打怕了,基本不过胭脂河。进村之前先放炮,咚咚咚地放一阵,把人们都吓得进了山,然后再进村。”赵进英说,现在想来,小鬼子“也怕死,不愿意跟八路军正面冲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鬼子不凶残。
  赵进英说,她的叔叔赵奎眼睛有问题。有一次,鬼子进了村,赵奎没跑成被抓。“打得浑身是血,就问他八路在哪儿,他一口咬定不知道……”除了叔叔,赵进英的公公高占奎也是被鬼子杀害。
  最让赵进英难以接受的是,一到阴历八月十五左右,粮食熟了,枣儿熟了,“小鬼子就来了,那些弄不走的粮食,小鬼子要么在上边拉屎撒尿,要么就一把火烧了。那时候本来就产不了多少粮食,经常挨饿,饿了就找枣儿吃。”

 

  参加大阅兵

 

  5月成为候选人之一,不出意外8月上北京

  对于参加大阅兵的事情,赵进英告诉记者,就在5月份的时候,县人民武装部的同志和北京军区的同志找到她。“先检查了身体状况,后来又量了一下身材,可能是要做服装,还说7月份的时候再来。”
  李飞告诉记者,赵进英10岁参加革命工作,14岁入党,任谷家庄村妇救会副主任,组织后方人员支援抗战,在1945年被评为“晋察冀边区城南庄片劳动模范”。1947年参加解放石家庄的支前工作,背着60斤小米上前线。新中国成立后,老太太更是一直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即便到了晚年,仍在为宣传弘扬晋察冀精神做贡献。
  在确定赵进英成为参加大阅兵的候选人后,当地镇党委政府一周派人来看望一次,县委组织部一周一个电话了解身体情况。
  李飞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老太太将在8月中下旬进京准备,参加大阅兵。”
  对于大阅兵,老太太还没有准备好。当记者问到如果遇到领导询问咋办时,赵进英乐了:“也不知道说什么,有啥说啥呗。反正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我当年就上了会儿夜校,大字不识几个。到了儿女这辈有人上初中,到了孙子辈就有俩上了大学……”
  而今,赵进英一大家子已经有30多口人,四世同堂,我们衷心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为后人继续讲述抗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