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红故事】毛泽东与城南庄决策

发布时间:

2016-12-12


  1948年3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陕北出发,于4月中旬来到河北省阜平县境内,准备与在中央工委的刘少奇、朱德会合后,共同领导全党工作,这标志着解放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到达阜平县城南庄之后,周恩来、任弼时带领中央机关立即去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毛泽东留在城南庄晋察冀军区机关大院暂住,主要考虑外事工作和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等事宜。
  
  4月18日,毛泽东看到粟裕和刘邓同一天发来的电报之后,对中原战局再次进行了全面思考,也注意到这个期间我军在中原战场上的作战,都取得了较好的歼敌效果。我军于3月上旬发起的洛阳战役,歼敌近2万人。当敌人两路援军靠近和回援洛阳时,我军主动撤出洛阳城,在敌人分散之后,陈谢集团于4月5日再克洛阳,又歼灭守敌4600余人。这对改变中原战局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成功的作战行动表明,我军在中原战场上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所以,毛泽东要求陈毅、粟裕尽快来中央当面汇报他们的意见,以便中央对行动方针作出最后决策。毛泽东于4月21日致电陈毅、粟裕,明确指示:“为商量行动问题,请陈毅、粟裕两同志于卯有至卯世数日内同来平山中工委开会为盼。”这样,陈毅、粟裕就于4月25日晚从濮阳出发,4月29日到达平山县西柏坡中央工委驻地。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主要研究如何发展战略进攻,加强对华北、中原解放区的领导,以及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在听取了华东野战军负责人陈毅、粟裕的汇报后,研究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中央书记处讨论后决定,在既定的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采纳粟裕的建议。这就是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的重要决策,史称“城南庄决策”。
  
  城南庄决策确立的集中兵力在中原战场上大量歼敌的作战方针,指导我军连续取得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为把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顺利发展到战略决战阶段和战略追击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南庄决策对解放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成为推动解放战争进程的重要历史关节点,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总结的重要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