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资源
2023-4-7
阜平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阜平县是华北地区著名的暴雨中心,暴雨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夏庄和北部的段庄一带,多年平均降雨量57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267毫米,相当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3.4倍,就全境而言,降雨集中且变率大,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尤其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局部发生暴雨几率很高,暴雨强度很大,而3—5月占全年降雨量的9%。全境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沙河由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县,主要支流有平阳河、板峪河、鹞子河、胭脂河、北流河等。阜平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7.149万千瓦。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阜平县是一个多灾县,水、旱、风、雹等多种灾害常常交替发生,一种灾害一年之内又屡屡发生,春末夏初久旱不雨,容易出现旱灾;夏末秋初雨水过于集中,又容易出现水涝灾害,成为全县的心腹之患。
一、水库
阜平县有小型水库12座,大部分建于八十年代以前,主要效益是防洪和灌溉。控制流域面积144.88km2,总库容659.41万m3。
1、阜平县海沿水库
海沿水库位于阜平镇海沿村西250米处,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柳泉河上游,距县城10公里,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625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
水库于1975年10月开工建设,1982年9月竣工并蓄水运用,属小(一)型水库,工程等级IV等,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总库容403.7万立方米,调洪库容158.7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220.3万立方米,死库容20.8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导流洞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顶长度221米,最大坝高22米,坝顶宽度6米,坝顶高程294.6米,防浪墙顶高程295.6米,上游坡比1:2.2-1:2.75,下游坡比1:1.75-1:2.5。溢洪道为梯形宽顶堰,堰顶高程289米,溢流堰宽度45米,设计流量177.45m3/s,校核流量349.75m3/s。
汛限水位289m,库容220.3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292.6m,校核洪水位294.59m。
2、阜平县麻棚水库
麻棚水库位于城南庄镇,麻棚村上游1000米处,属胭脂河小支流,距县城30公里,流域面积52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3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27.2米,坝顶长102米,坝顶宽4米,水库总库容117.7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7.22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其中有30米的天然岩石开挖而成。水库雨水情观测设施有自动雨量水位站1处,视频监测站1处。水库下游麻棚村建有村级预警广播1处。水库主要保护下游水库下游人口700人(麻棚、喂狗台、东房子三个村)耕地800亩。
3、大河湾水库
大河湾水库位于阜平县龙泉关镇龙泉关村西北,属大清河水系沙河分支北流河支流,距县城35公里,流域面积36.98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11米,坝顶长44米,坝顶宽6米,水库总库容15.7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72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1979年动工兴建,1981年竣工蓄水运用。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47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所在地已建水位雨量站。
4、对子沟水库
对子沟水库位于天生桥镇西下关村村上500米处,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距县城32公里,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土石混合坝,最大坝高16米,坝顶长54米,坝顶宽6.6米,水库总库容10.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94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84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
5、革新庄水库
阜平县革新庄水库位于北果元乡革新庄村上游,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距县城36公里,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土石混合坝,最大坝高14米,坝顶长60米,坝顶宽4米,水库总库容10.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86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38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设有雨量观测设备。
6、南峪水库
阜平县南峪水库位于王林口乡南峪村,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距县城15公里,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土石混合坝,最大坝高9.05米,坝顶长58米,坝顶宽3.1米,水库总库容10.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19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46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所在地已建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根据设在水库的雨量点,对该流域的降雨量进行适时观测。
7、石夹水库
石夹水库位于砂窝乡黑印台村,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距县城35公里,流域面积9.8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土石混合坝,最大坝高18.7米,坝顶长68米,坝顶宽3.7米,水库总库容29.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3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西南低,东北高。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49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所在地已建自动雨量水位一体站,可对该流域的降雨量进行适时观测。
8、塔沟水库
塔沟水库位于天生桥镇塔沟村西北,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北流河,距县城25公里,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浆砌石拱坝,最大坝高20.87米,坝顶长47.7米,坝顶宽3米,水库总库容11.69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66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76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所在地已建自动水位雨量站,可对该流域的降雨量和水库水位进行适时预测。
9、瓦泉沟水库
瓦泉沟水库位于王林口乡瓦泉沟村,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距县城15公里,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4米,坝顶长53米,坝顶宽4.5米,水库总库容17.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12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水库1973年开工兴建,于1974年竣工蓄水运用。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720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所在地已建自动水位雨量站,可对该流域的降雨量和水库水位进行适时观测。
10、温塘水库
温塘水库位于城南庄镇温塘村上游200米处,属胭脂河小支流,距县城25公里,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胭脂河的左岸分支,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土石混合坝,最大坝高14.4米,坝顶长45米,坝顶宽4米,水库总库容22.1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75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1954年动工兴建,1956年竣工蓄水运用。
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61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所在地已建雨量水位一体站,根据设在该水库的雨量点,对该流域的降雨量进行适时观测。
11、于家台水库
于家台水库位于东下关乡北栗元铺村西北,属大清河水系沙河支流北流河分支黄崖沟上,距县城20公里,流域面积5.7平方公里,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年一遇,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18.5米,坝顶长35米,坝顶宽5.84米,水库总库容10.7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00万立方米,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等建筑物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华北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584毫米,而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9%。常形成时短峰大的洪水,造成严重灾害。水库所在地已建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根据设在水库的雨量点,可对该流域的降雨量进行适时观测。
12、王快水库
王快水库是省属大型水库之一。于1958年6月动工修建,1960年6月基本竣工。1969年9月动工续建,1972年9月续建竣工。1977年6月坝基防洪开挖竣工。大坝位于曲阳郑家庄,水库总库容1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0.07亿立方米,最大坝高62米,水库面积120平方米,正常蓄水位201米,设计防洪水位208.4米,校核防洪水位214.4米,灌溉下游农田140万亩,电站装机2.15MKW,防洪保护面积565.5万亩。根据王快水库管理不完全统计,水库每年仅发电、防洪、灌溉、水产几项,经济效益在41550万元。
水库蓄水后,库容皆在阜平,“205”高程内淹没大量耕地、树木、苇田和基础设施,沿库周边群众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条件,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长期处于缺粮、缺钱、缺吃、缺穿、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活极端贫困之中。
为改善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对移民实施了生活照顾和经济补偿,对移民进行了口粮补贴,扶持移民因地制宜,劈坡造地,修建基础设施工程,依托当地资源“一种二养三加工”,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1985年至2005年的二十年间,库区以改田造地,解决移民口粮问题为重点,利用移民扶持资金完成辟坡闸沟造地1200亩。依托资源优势,扶持发展养貂、养兰狐、养元鱼和粉条加工、果脯加工等经济项目,使移民人均收入由90年代初的46元增长到801元。利用移民资金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1处,解决了3800户,13500口人和8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修建乡村路22条,改善了12个移民村,1800口移民的交通条件;扶持修建学校2所,校舍600m2;修筑护村护地坝8道,长2000米;打农田灌溉机井40眼,渠道40条,长20000m,扬水站11处,增加旱涝保收田面积2200亩。
二、塘坝
阜平县山多地少且耕地分散,山区塘坝工程对充分利用地区水资源,发展灌溉面积意义重大。根据耕地及灌溉面积分布情况充分利地理优势,结合地形建设条件和实际需求,阜平县水利局以抗旱治涝为核心全面开展了塘坝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塘坝蓄水、拦沙等方面的多重作用,大力发展塘坝工程,有效解决下游耕地和阜平县林果基地、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干旱季节水源不足问题,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止2022年共建塘坝145座,总库容72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20万立方米。
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林果基地产业带、土地整治综合开发缺水问题,能有效的改善下游灌溉条件,解决当地一直以来存在的灌溉水源不足问题,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切实解决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人民民生问题,增加人民福祉,帮扶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切实做到水利精准扶贫。
此外,我县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兴建一大批集雨水池、水窖,数量有3409个,总容积为17.05万立方米,以蓄降水为主,主要是解决旱庄人畜饮水及部分点播用水。
三、引水工程
阜平县有5KM以上的渠道49条,总引水能力5.7m3/S,年均引水559.3万m3,现状年引水量420万立方米。小型渠道4104条,分布在沙河、及其支流胭脂河、北流河、鹞子河、板峪河、平阳河两岸。全长2302.5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6343亩。目前,实灌面积不足15666亩,年均引水880万m3,现状年引水量661.7万m3。
四、饮水工程建设
阜平县由于受地形、地理条件制约,地处深山村庄多,居住分散,大部分村庄座落在半坡上,吃水垂直高差大,往返距离远,近几年又连续干旱,大河小溪断流,地下水下降,山泉干枯,井底无水。再加上对矿山的疯采、胡挖、乱选,使境内的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饮水安全问题,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人饮解困工程机遇,兴建了一大批饮水工程,解决了9万余人的饮水困难,共投入饮水资金2850多万元(其中自筹920多万元)。
2000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各级地方政府也加大了配套资金投入,2000—2005年,我县累计解决了4.7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完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96处,铺设管道60万米,受益人口47415人,累计完成农村供水工程投资877万元,其中:中央、省、市资金557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20万元。
2006年之后,国家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共投入1970万元,解决了我县62个村,43980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6年,投资113万元,完成了西下关、征兵石、河北沟、细沟、北湾、不老台、上平阳七个项目村的饮水工程,铺设管路7.6万米,解决了3782人、370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2007年,投资150万元,其中国补90万元,解决了不老树、坊里、厂坊、福子峪、南刁窝、东庄、东山、李家庄、卞家峪、寿长寺等10个村0.5万人的污染缺水问题,铺设管路8.97万米。2008年,投资212万元,解决了白山沟、四里庄、河口、柳树沟、南台、红草河、董家村、上口子头、全庄、安家岭等10个村的污染缺水人口0.53万,铺设管路9.59公里。2009年,国家下达新增农村饮水安全资金79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32万元,解决全县22个移民村和北果元、固镇、北水峪3个相关村的饮水安全问题,涉及人口26598人,完成打井27眼,管路铺设292公里。2010年,投资165万元,国补99万元,完成三道岭、台峪、南湾、瓦泉沟、董家口、水泉、槐树底、广安、安庄、吴王口10个村3300口人的饮水工程,完成打井9眼,管路铺设103.9公里。
“十二五”期间,通过强化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和投资支持,阜平县先后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投资,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人饮解困工程机遇,兴建了一批饮水工程,通过 10年的努力,解决了全县 17.3 万人次的饮水困难问题。
“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723万元,解决和改善13个乡镇12.3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修建水源井、蓄水池、铺设管路等,覆盖13个乡镇,178个行政村,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1处,可以满足常规水质检测任务,加强了我县供水水质管理,确保百姓饮水安全,城乡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升,为阜平县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水土保持
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一直是制约阜平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截至2009年底,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15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中度侵蚀面积520平方公里,轻度侵蚀面积1076平方公里。
阜平县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以及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水土流失情况大不相同。西部和北部深山区为中山林草水源涵养区,包括龙泉关镇,吴王口乡、史家寨乡的段庄、北辛庄、台峪乡的白石台,大台乡的炭灰铺、老路渠,砂窝乡的上堡,天生桥镇的大教厂、朱家营,下庄乡的下庄、二道庄、面盆、羊道,城南庄镇的岔河、三官等46个行政村,这个区域山高坡陡,气候凉爽,雨量较多,山上植被情况较好,水土流失较轻,土壤侵蚀模数在2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下;这个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形成是局部滑坡,严重有的泥石流现象。
中部土石低山为蓄水保土区,包括台峪乡的台峪、吴家庄,大台乡大台、坊里苇子沟、大连地,史家寨乡的红土山、董家村、槐场、葛家台、定家庄、上东槽,砂窝乡的下堡,砂窝、龙王庄,阜平镇的石槽沟、东槽岭、三岭会,天生桥镇沿台、天生桥、西下关、红草河、塔沟、南栗元铺、不老树、阜平镇的色岭口、楼房、木匠口,夏庄乡的菜池,城南庄镇的大岸底、栗树槽,南台、后庄、麻棚等43个行政村,这一区域年降雨量不均,春旱严重,夏季暴雨较多。山坡上除一部分人工林以外其余的均为天然草坡,植被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侵蚀模数在200-500吨/平方公里.年。
东部为浅山丘陵梯田,包括平阳镇、王林口乡、北果元乡和阜平镇、城南庄镇的大部,该区河流、沟谷两岸有肥沃的良田。坡面除一部分有人工疏林地以外,大部分是光山秃岭,林草覆盖率在30%以上,这个区域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一般侵蚀模数在800吨/平方公里.年,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000吨/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面积为630.6平方公里,占这个区域总面积的76.6%,是全县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这个区域内主要侵蚀形式有面蚀、沟蚀等,在坡耕土地上主要是层状面蚀和细沟状面蚀,每年6-9月雨季,遇到暴雨,坡面还经常发生山洪,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往往同时发生,而沟蚀和面蚀的发生又为崩塌创造了条件,崩塌的结果又加速了面蚀的发生,成为恶性循环。
针对以上三个不同的水土流失区域,县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西部主要是采取和种措施保护山上植被,而中东部则采取了工程与生态措施一齐上的办法。
2、流失治理
多年来,全县水土保持治理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中经济林以枣树为主,间植核桃、山杏、桃、苹果等,用材林以速生杨为主,水保林以刺槐为主,间植臭椿、榆树等,灌木以荆条、酸枣为主;草以白毛草、红草为主,灌木与草自我修复能力较强,一般为天然生长。工程措施以农田平整与水利设施建设为主。96年以来,通过封育保护、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2平方公里,共修水平梯田34615亩,建谷坊坝6066道,栽植乔木林32.6万亩,经济林49.55万亩,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350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699万元)。
2003年之前,我县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是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治理区域较分散,相继完成了小花沟、白河、井沟、店房等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造林20万亩,打谷坊坝2346道,整修梯田埝阶3265亩、沟坝地1350亩,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800多万元。2004年,我县争取到了国家太行山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规模才逐步扩大。2003至2007年,我县实施了王快水库周边项目区五丈湾、店房、山咀头等32个村的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375平方公里,完成中央资金680万元,省配套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300万元。2007年12月02日,阜平县一期水保工程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我们又成功争取到了二期工程的王快水库上游项目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计划至2012年,再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2008年,我县实施了福子峪、宋家沟小流域的福子峪、北工、宋家沟、牛栏四个项目村的水土保持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92平方公里,完成投资67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40万元。2009年实施了福子峪、海沿、宋家沟三条小流域,西沟、向阳庄、南安、苍山、海沿、颛路头、抬头湾7个项目村的水土保持工程,完成治理面积2412公顷。完成投资625.09万元,其中国补资金390万元。另外争取到国家扩内需资金资金120万元,实施了晋察晋军区司令部旧址项目区照旺台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2010年,继续实施了南安、葛达头、高阜口、神台、南峪、大石坊、白家峪、马沙沟7个村的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平方公里,完成投资828.0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380万元。
经过近几年的连续治理,我县东部山区的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2002年的1708吨/平方公里•年,减少到2009年的350吨/平方公里•年,年拦沙25.6万吨,年保水1830万立方米,林草覆盖率由20%增加到80%以上,大大减少了泥沙向王快水库的淤积,增加了常水流量,提高了土壤肥力。项目区水平沟全部栽植了枣树等经济林,套种了豆类、花生、芝麻等杂粮,预计年创经济效益4300多万元,农民收入逐年大幅增加。经过治理,项目区产业结构逐渐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为主,转向了以林果业为主的经济型结构,实现了农业明显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日趋和谐。
六、水资源
1、水资源概述
根据《保定市水资源评价》成果,1956年至2000年系列分析,阜平县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指自产天然水资源量)为4.6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59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量1.37亿m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4.89亿立方米。
2、水能资源利用
阜平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主要有沙河及其支流胭脂河、北流河、鹞子河、板峪河、平阳河等。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7.149万千瓦,可开发量3.8285万千瓦,现已开发7255千瓦。
(1)沙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白坡头,县境内河长80.6千米,入境高程594m,出境高程205米,总落差344米,河道纵坡4.26‰,常年有基流,理论蕴藏量4.6万千瓦,现已开发黄草洼、丰台、砂窝、陡岭台、南岭会、大柳树和东漕岭7座水电站,装机容量5315KW。
(2)北流河:发源于阜平长城岭,总落差461m,河道平均纵坡10.1‰,常年有基流,理论蕴藏量5709KW,现已开发三道岭、抗儿台两座水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
(3)胭脂河:发源于阜平咆前泉厂岭,总落差519m,河道平均纵坡8.6‰,常年有基流,理论蕴藏量9138KW,现正在开发建设石牛河水电站,装机640千瓦。
(4)板峪河:发源于阜平江河坡,总落差405m,河道平均纵坡11.1‰,常年有基流,理论蕴藏量3357KW。
(5)鹞子河:发源于口子头,总落差288m,河道平均纵坡8.1‰,常年有基流,理论蕴藏量2919KW。
(6)平阳河:发源阜平白石台,总落差322m,河道平均坡降8.1‰,常年有基流,理论蕴藏量4331KW。
1996至2010年期间,竣工投产了大柳树、丰台、南岭会、三道岭、抗儿台、东漕岭5座小水电站,装机2865千瓦,投资2224万元。
(1)大柳树水电站,该站于2000年10月投产发电,装机25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077万千瓦时,投资1800万元。
(1)丰台小水电站:该站于2001年6月投产发电,装机285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24万千瓦时,投资218万元。
(2)南岭会水电站:2003年6月投入试运行,装机82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99.7万千瓦时,投资624万元。
(3)抗儿台水电站:2004年6月投入试运行,装机48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49.6万千瓦时,投资360万元。
(4)三道岭水电站:2002年10月投入试运行,装机32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63.2万千瓦时,投资222万元。
(5)东漕岭电站:2004年开始兴建,2007年投入试运行,装机96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418万千瓦时,投资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