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局:稳增长,提素质,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发布时间:

2012-12-12


稳增长,提素质,

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阜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阜平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抓手,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全县人口和计生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统计显示,2011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全县共出生2833人,出生政策符合率89.06%,人口出生率13.30‰,人口自然增长率7.41‰,出生统计求实率98%,群众满意率95%,出生人口性别比105,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全县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为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强化管理,计生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健全制度,规范行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从狠抓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生活作风入手,强化局机关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了人口计生局干部职工守则、考勤及请销假制、学习制度、会议接待制、财务管理制等11项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有效规范了全体干部职工的行为。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全局上下深入开展“队伍能力建设年”、“岗位大练兵”活动,中专函授班学历教育、省级调训参训、生殖健康咨询师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通过不同层面的培训,提高了全系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完善激励淘汰机制。为加大工作监管力度,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乡镇计生人员就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月考核、月通报,对确实工作不力的,采取调整岗位或解聘。制发了《关于加强村(社区)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管理及考核奖惩的实施办法》,对村专干、小组长每季度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等次落实对专干、小组长的工资、奖惩,一线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2、拓宽渠道,宣传教育工作全方位开展。
  健全完善宣传阵地。全县14个乡镇(社管会)和社区、209个行政村和居委会全部建立了生育文化大院、知识长廊、人口学校、直面工程等宣传阵地、宣传内容及时更新改版。公路沿线、集贸市场、民居村庄、公共场所等人员流动和集结的地方,刷写计划生育墙体标语2429条,乡政府所在地都建立了人口文化书屋。利用媒体宣传。今年以来各级报刊、杂志、网络刊登人口计生稿件49篇,电台、电视台播放计生专题节目24期,《今日阜平》开设计生专栏,省电视台少儿教育频道播放2期(《当家的女人》、《马兰是我家》),其中《马兰是我家》被评为影视艺术“奔马”一等奖。利用文艺节目宣传。组建了婚育新风志愿者文艺团队,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计生节目28个,巡回演出14场,受教群众16000人次。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在城乡主要路口和街道建大型公益广告17块,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零距离宣传。将计划生育宣传内容制作成宣传笔、文字折页,印刷在生活用品、春联、购物袋表面,利用宣传车进村入户免费发放,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零距离接受宣传。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各种节日、集市、庙会和重大节日庆典,通过打鼓队、秧歌队、文艺汇演等形式集中宣传,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经调查问卷测评,育龄群众对计生政策和生殖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95%。
  4、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行社会抚养费“立案、征收、管理、支付”四在县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今年全县社会抚养费征收立案310件,征收社会抚养费133.6万元。对群众举报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违法生育案件及时组织调查,做到了征收社会抚养费、党纪、政纪处分和节育措施落实“四到位”。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便民维权。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和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了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及执法过程合法。再生育审批坚持集体审批、公开公示、专项检查制度,全年再生育审批1290例,及时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各乡村都建立了标准规范的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开通了“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方便了群众监督维权。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定期对执法工作进行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搭车收费行为,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全面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县、乡信访网络健全,信访举报渠道畅通,设置了专职信访机构和人员,全年受理信访案件5件,按期结案率达到100%,没有出现计划生育越级访、集体访,保持了形势的稳定。
  5、夯实基础,技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加强县乡服务体系建设。全县投入35万元改扩建县优生实验室,配全了设备,县站达到省优,13个乡站11个达到省优,209个村服务室,185个实现优质,具备了提供常规服务能力。狠抓孕前型管理和服务,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按照“检查在县”、“六统一”的要求,共完成1513对,占目标值(1800对)84.1%,检查项目质量,优生健康检查档案都达到省定标准。扎实开展“民心工程”拓展升级。县财政投入达到了人均8元,共为30502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了免费健康服务。乳腺疾病查出655例,治疗640例,转诊15例。妇科疾病查出7582例,治疗7522例,转诊60例。再生育优生指导率100%。为6275名50岁以上计生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为14名无职业军人家属进行了免费服务。落实季服务、月访视制度,充分发挥药具基础保障作用。全年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了14万人次查孕、查环,全县共落实长效节育措施3077例。使用药具人员2280人,药具发放及时率、有效率均达到100%,随访率100%,流动人口免费避孕药具获得率100%。
  6、关注民生,计生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按照市统一部署,人口计生局抽调业务骨干深入全县1000多个自然村,利用40天的时间入户调查,走访四邻,对371名乡级上报奖扶、特扶名单进行核查,做到调查摸底严密细致,审核把关严谨认真,调查登记信息准确.今年以来全县共为1137名农村和110名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14.964万元;为44名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金13.2万元;为30名品学兼优的计生贫困家庭女孩发放助学金3万元;全县1131名农村奖扶对象和58名特扶对象,全部按规定发放了奖扶金;71名独生子女享受了中高考加分优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全部得到免费治疗。据统计全县有2370户农村计生家庭享受到政府和部门的优先优惠。
  7、协调联动,协会作用进一步发挥。
  开展了“建万会创千优”活动。以乡村两级协会为重点,按照建会创优的“四有”、“五好”标准,县乡协会配强了专职人员,村级协会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和计生群众自治工作优化了组织结构,全县共有协会230个,新建企业协会1个(电业公司),社区协会5个。深化村民自治和诚信计生工作。全县会员之家214个,达到“五有”标准的112个,占50%。其中阜平镇柳树底村被评为国家级村民自治示范村,龙泉关镇八里庄村、王林口乡西庄村、天生桥镇龙王庙村被评为省级村民自治示范村。45%的村(居)通过村民自治开展计生工作,90%的村(居)能够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诚信计生”工作逐步实现了“两委领导负总责、依法建章立规矩、协会承担做骨干、群众参与做主人”。推行村级计生组织一体化,重点抓了《计划生育村(居)村民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居)村民公约》的制定完善和鉴定,乡级审查备案率100%。实现了协会议程、章程、制度、阵地和工作台帐的“五统一”。抓好“生育关怀”和“双关爱”活动。开展了“母亲健康快车”为载体的“五位一体”优质免费健康检查服务活动,全县结对帮扶1045户,“蓓蕾助学”30名,落实资金3万元;救助贫困家庭20户,落实资金2万元。“幸福工程”、“少生快富”项目和“帮包建”成效显著。“幸福工程”共救助贫困母亲456户,涌现了“幸福工程”典型养鸡专业户韩殿兰,“少生快富”项目色示范典型户马志国,200亩生态有机蔬菜示范机地初见规模,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一年来,阜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不断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合力,宣传教育、行政执法、计生服务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群众得到了实惠,在全县树立起了亲民、务实、高效、服务热情的人口计生行业形象。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