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日报》在阜平的日日夜夜

发布时间:

2019-11-12


  10月17日,小雨。

  深秋的雨天格外凉。

  加了件厚衣服,《晋察冀日报》老社长邓拓的女儿邓小岚老师还是出发了。对她来说,每月两次,从北京回马兰,教村里小乐队的孩子们学音乐,是什么样的天气也挡不住的行程。

  76岁的邓小岚和阜平的缘分,源于《晋察冀日报》和阜平的缘分。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会上讨论通过著名的“五一口号”,5月1日在《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资料图)

  在我党新闻出版史上,《晋察冀日报》被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一面战斗“文旗”。创刊在阜平,出版在阜平,战斗在阜平,发展壮大在阜平,《晋察冀日报》与阜平有着解不开的缘分。

 

  阜平县马兰村晋察冀日报社旧址。李玉亮  摄

  1937年11月,我党创建了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的领导机关随即迁往阜平县城。同年12月11日,在阜平县城文娴街上,肩负抗日宣传动员使命的《抗敌报》(《晋察冀日报》前身)诞生了。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兼任报社主任,副主任是摄影家沙飞和越南人洪水。

  石印三日刊,黄毛边纸印刷,四开单面两版,发行1500份——这份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的大区党报,初创时的面貌堪称简陋。然而甫一面市,《抗敌报》即以连续报道八路军抗击日寇,歼灭敌人,解救同胞的胜利消息,在群众间迅速传开。一张报纸,一传十,十传百,有时几个村庄传看,报社虽未建立发行网,迫切要看报的农村百姓却自愿传送,讲报的人越来越多,听报的人越聚越众。

  “抗日的号筒”初试啼声,严峻的考验接踵而来。《阜平县志》载:“1938年3月5日,初创不久的《抗敌报》刚印到第24期上,还没印完就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阜平县城炸毁,报纸立即转移到五台山中大甘河村,重装机器,继续出报。”

  烽火硝烟,激发的是战地报人更加坚强的斗志。是年4月,26岁的邓拓奉调出任报社主任兼总编辑。针对报纸因敌人轰炸造成停刊18天的状况,邓拓与大家商议后提出:今后不管敌后游击战多么频繁艰苦,党报要坚持不断出版,同时要增加评论,改为铅印,缩短刊期。

  时任阜平县委书记侯薪被调到报社协助邓拓筹办铅印厂。铁打般的决心,不舍昼夜的努力,8月16日,《抗敌报》实现了铅印,4开4版,隔日刊,发行量大增。

  报社的发展壮大,引起了日寇的恐惧和仇视。1940年夏,日军在“扫荡”中伪造《抗敌报》潜入边区散发,企图鱼目混珠,混淆视听。报社在报纸上撰文揭露敌人的同时,抓紧谋划报纸改进。按照上级指示,1940年11月7日,《抗敌报》改名《晋察冀日报》,并改为日刊,日军伪造的伎俩破产了。

  老报人许仲英曾回忆过在阜平连家沟出版第一期《晋察冀日报》的往事。那天天还未亮,报社印刷厂就印出了集毛泽东主席的字为报头的《晋察冀日报》。正当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传来了三万日军已从唐县、曲阳出发,向边区中心地区“扫荡”的消息。邓拓当即进行紧急动员,大家连夜编印出了《晋察冀日报》第二期。带着泛着墨香的新报纸,报社一百多人头顶繁星,翻山越岭,抢在敌人前边渡过大沙河,突破包围,转移到了马兰村一带。

  其实,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和残酷扫荡,报社不得不经常转移。为保障报纸出版,这些革命报人想出了一个又一个智慧的点子:为便于携带铅字,尽量在三千个常用字内做文章;印刷设备要轻便,八匹骡子可拉走;新闻纸匮乏,试着用旧麻绳、稻草、麦秸、破布造土纸印刷;买油墨困难,发动老乡拔锅扫烟子,加上松香、胡麻油自己熬。就这样,邓拓带领报社的全体人员,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坚持游击办报,创造了“八匹骡子办报”和“三千字内著文”佳话,书写了在战火中出版铅印日报的传奇。

  资料显示,自创刊到1948年6月14日终刊(此后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共出版10年6个月零3天,出报2854期,其中在阜平出版时间前后达3年6个月。阜平县城、马兰、柏崖、大台村、连家沟、车道等多个地方,都曾是《晋察冀日报》的出版地。造土纸,制油墨,铸铜模,许多土法上马的革新,也是在阜平的山野乡间完成的。

  除战事起来临时转移外,阜平马兰村是晋察冀日报社的常驻地。邓小岚当年就出生在马兰村附近,并在养父母家长到了3岁。

 

  马兰广场上,矗立着晋察冀日报社老报人集资修建的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李玉亮  摄

  今天的马兰村,仍保留着许多《晋察冀日报》战斗过的印迹。马兰广场上,晋察冀日报社老报人集资修建的“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记录了1943年马兰19位乡亲誓死保护报社的壮举;村子正中间,一处紧邻山坡的小院,就是当年报社的旧址,几间砖石结构的老屋门口,挂着排字印刷室、机房、电讯收发室的字牌;村外,绿树掩映下的晋察冀日报社革命烈士墓,向来访者述说着7位长眠于此的年轻报人的故事。

  马兰村党支部委员梁林江说,这几年,来寻访纪念《晋察冀日报》事迹的人越来越多,有记者、大学生、四里八乡的乡亲,还有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的机关团体。

  是啊,往事已矣,逝者如斯。尽管硝烟早已散去,这历史永远值得铭记!

  延伸阅读:那些年,活跃在保定的抗战报

  据《保定报志》记载,1937年9月24日,日军攻占保定后,我党在市区的活动转入地下,周边各县成为游击区或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保定地市县党组织及各地抗日救国会、文建会等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多份报纸,宣传党的政策,推动抗日斗争。主要包括冀中九地委1939年底创办的《救亡报》(1940年改为《新建设报》),1942年创办的《团结报》;之光县委(清苑县1941年曾以张保公路为界划分为清苑、之光两县)创办的《我党之光》《之光青年》《之光文化》,清苑县出版的《支部小报》《前进报》《大生产报》《烽焰报》等。

  由于日军控制城市,封锁农村,严禁新闻纸、印刷设备流通,因此这些报纸多为油印小报,形制简陋,但是在“抬头是岗楼,迈步是沟墙,终日枪声响,遍地是谣言”的漫漫长夜里,它们像火种,像曙光,让群众感到了党的温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鼓舞了军民与侵略者斗争的志气,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下载